在日常进行肌电图检查工作中,经常会有糖尿病患者咨询我们这样一个问题:我只是血糖高,有必要做这个检查吗?这个检查有什么作用呢?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糖尿病、肌电图的那些事,解答大家心中疑惑,有助于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准备、预后判断、慢病复查。
糖尿病患者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神经受累最为常见,患者常表现为双侧肢端麻木感、针刺感、蚁行感、烧灼感。有的患者表现为感觉减退,四肢如戴手套、袜套,对冷、热、触、扎等刺激不敏感,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时也感觉不到疼痛(无痛性心肌梗死),极易被漏诊而延误救治;还有的表现为感觉过敏,甚至睡觉时被子的压力都会觉得疼痛难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往往具有双侧对称、下肢比上肢重、远端比近端重、夜间比白天重的特点。
二、如何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
4、以下4项检查中任1项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①踝反射异常;②针刺痛觉异常;③振动觉异常;④压力觉异常。
但需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等,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患者,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三、肌电图检查有什么作用?
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应用的普及,肌电图检查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肌电图检查可在患者无明显症状时较早发现有无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让医生能及早对疾病作出诊断,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判断经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恢复情况。
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多久做一次肌电图检查?
建议一年一次肌电图检查。在早期肌电图可以表现为H反射潜伏期延长或消失,继之出现足底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波幅降低或消失,随着病情加重,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F波潜伏期延长等。
通过每年一次的肌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周围神经波幅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程度;了解是否只累及感觉神经,还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受累。
五、需要等到有手脚麻木才做肌电图检查吗?
不是,一旦诊断糖尿病,就要关注周围神经,这种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得悄无声息,早期可能没有脚麻、手麻的症状,但可能已经合并了周围神经损害。
六、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
2、针对神经病变发病机制治疗:抗氧化应激、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