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又称食道癌,是指食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都相对较高,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6位,死亡率排名第4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男性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食管癌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二、临床症状特点:
1.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可在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持续胸痛或背痛:肿瘤侵犯食管外组织导致咳嗽、呼吸困难:肿瘤压迫气管,导致声音沙哑:侵犯喉返神经。
三、哪些人容易患食管癌?
①长期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区(华北太行山区,包括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山西阳城等十几个县市;陕豫鄂秦岭和鄂豫皖大别山地区;闽粤赣交界地区;广东潮州地区)。
②有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中有食管癌病史。
③既往有食管疾病(慢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贲门失弛缓症等)。
④本人有癌症病史。
⑤长期吸烟史。
⑥长期饮酒史。
⑦有不良饮食习惯者:比如吃饭速度快、爱吃热汤食物、喜欢吃辣、高盐饮食、爱吃腌菜等。
四、有哪些表现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A.吞咽困难或疼痛;B.胸背部疼痛;C.声音嘶哑;D.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E.咳嗽时发现痰中带血。
五、到了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
①内镜和活组织检查:是诊断食管癌首选方法,特别是对早期食管癌。内镜检查易于发现病变,并可通过取病灶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而确诊。内镜下食管膜染色体法有助于早期食管癌的定位和确定病变范围。超声内镜检查能准确判断食管癌的浸润深度、癌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及肿瘤有无外侵,对肿瘤分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②上消化道钡餐造影:X射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有利于观察食管粘膜形态及早期诊断食管癌。食管癌X射线检查依其的病理类型可表现为食管壁僵硬、明显的不规则充盈缺损、官腔狭窄;食管近端有轻至中度扩张和钡剂潴留,有时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③CT/PET-CT:食管的CT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确定病变部位,显示肿瘤外侵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显示纵膈或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利于对食管癌进行分期。PET-CT检查将肿瘤解剖和功能成像相结合,对确定食管癌远处转移诊断和肿瘤放疗靶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组织自身产生、能反映其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肿瘤标志物高,对于判定肿瘤的存在有一定价值,但食管癌无特异性指标。
⑤常规抽血: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测,用以评定机体的总体情况,也作为能否进行手术或放化疗的一个参考。
六、如何预防食管癌?
①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及水源,戒烟戒酒,少吃热食热饮,保持口腔卫生。
②合理膳食,饮食多样化,补充维生素。
③处于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河北、广东、山西、江苏、四川等地)和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警惕,避免接触诱发因素,且应定期体检。
七、得了食管癌该如何治疗?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主要根据食管癌分期决定治疗方案,有外科手术、内镜下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①外科手术: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首选手术治疗。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厘米、胸上段癌长度<4厘米、胸下段癌长度<5厘米切除的机会较大。
②放射治疗(放疗):利用放射线在外科手术前缩减肿瘤大小,或在手术后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当肿瘤的大小及位置不适于作手术切除处理时,或患者其他因素不适于手术时,放射治疗是可取代手术的另一种选择。
③化学治疗:通过药物以减小手术前肿瘤的大小,或消灭手术后残存的癌细胞,常与放疗结合使用。
④内镜下切除:极早期食管癌可在内镜下进行切除。
温馨提示: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治疗时机;
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