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血管内科特色技术:
1、冠心病介入治疗: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科自 1996 年开始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目前,每年完成冠脉造影4800余例和支架手术逾 2800例,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冠脉内旋磨、IVUS、冠状动脉瘘封堵、以及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我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的“D-to-Wire”的平均时间为 48.87分,特别是近年来成功抢救了多例在ECMO辅助下的极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跳动的心率或节律异常导致的一类心脏疾病,表现为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轻者引起患者不适、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引起患者死亡。我科自20余年前开始开展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目前每年完成各种心律失常介入治疗400余例。常年开展各种心律失常介入手术,包括:起搏器植入(单腔、双腔起搏器)、ICD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左束支起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左心耳封堵术,肥厚性心肌病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
二、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
1、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瓣膜病,老年人的主动脉瓣狭窄多由于瓣膜退行性病变引起,重度主动脉瓣可以引起患者胸痛、晕厥,严重者可能引起猝死。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外科手术创伤较大,风险相对较高,既往对手术中、高危患者往往无法接受外科手术。近年来,我科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简称TAVR),成功挽救了多例年龄超过70岁的中、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患者无需外科开胸,创伤小,恢复快。
2、急性中、高危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救治: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脱落至肺动脉,引起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往往起病急,死亡率高。既往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治疗主要有抗凝和溶栓,但有部分患者经抗凝和溶栓治疗后效果不佳,后期遗留血栓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开展了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介入治疗,对于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高危患者行血栓抽吸和碎栓治疗,对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介入治疗,使这些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大大降低死亡率。
3、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急性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引起的心血管危重症,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死亡率高。我科对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有成熟有效的救治体系,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能常规开展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经皮带膜主动脉支架植入),使这类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4、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引起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我科有专业的心律失常专业组,近年来成功挽救了多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包括遗传性长QT患者导致的室颤者,室速/室颤电风暴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植入埋藏式自动转复除颤器(ICD),有效预防患者的猝死。
三、MDT多学科诊疗:
1、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前MDT:常规开展由唐良秋主任、心内科陈宝峰主任医师、心内科陈锦峰副主任医师、心脏大血管外科伍源主任医师、心脏大血管外科廖成全主任医师、麻醉科万振威主任医师、影像诊断科陈振松主任医师、影像诊断科刘干辉主任医师、超声科肖雨雄主任医师等组成MDT诊疗小组,对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进行充分讨论后,由主管医生跟患者及家属沟通讨论情况,主刀医生或一助亲自负责术前谈话,保障手术安全,取得明显疗效。
2、经皮左心耳封堵术MDT: 由张社兵主任医师、心内、心外、麻醉、影像、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研讨,针对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迄今已日常开展该项手术治疗,成功挽救无数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MDT:由张社兵主任医师、心内、心外、麻醉、影像、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研讨,针对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迄今已日常开展该项手术治疗,成功挽救无数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四、预约、咨询电话:
护士站电话:0751-6913310、6913002、6913382、6913893
医生工作站:0751-6913013、6913056、6913381、691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