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门诊量约9万,年出院7400人次,内镜诊疗量约5万。位居全省前列,为本市本专科诊疗量最多,开展技术难度最大及最全面的科室。
除常规开展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息肉、消化道肿瘤、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腹痛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系统诊治外,科室还承担全市大部分本专科疑难危重症救治,在紧急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与介入治疗,有效避免了患者外科手术,事迹多次被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在疑难危重病症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到了同行医院和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在精湛常规技术的同时,注重发展高水平技术,包括无痛胃肠镜、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及组织胶治疗、消化道扩张及支架置入、经皮胃造瘘术、息肉切除术、癌前疾病及早癌内镜下切除(EMR)及剥离术(ESD)、内镜下胆道疾病治疗系列技术(ERCP取石、胆道扩张、胆道支架等)、利用光动力治疗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等;双气囊小肠镜、消化道动力检测系统、内镜下STER、POEM等技术从无到有,2020年获批开展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上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017版国家级)。多项技术在本地区首创和独有,填补本地区多项空白,部分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区域内患者不用出本市即可得到国内外大医院同等的诊治条件和水平
紧跟国内外消化内科专业的发展步伐,广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教学成效显著,科室是汕头大学及医师规培基地教学单位,承担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硕士、住培生、医疗护理实习生近百名,先后获省厅级科研课题11项,如: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羊水干细胞治疗西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大鼠模型实验研究》等,市局级科研课题23项,获得韶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二项,院内新技术一、二、三等奖近十项,每年在专业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约十余篇。在SCI、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2022年科室早癌团队在全国和谐杯早癌实战大赛中,手术作品《保“胃行动”——残胃近贲门小弯侧早癌ESD术》,以盲审初评第一名进入南部七省决赛,决赛荣获亚军及最佳人气奖。